请朋友关心刚刚出狱的张林他患多种疾病
 
     
 
安徽知名民运人士张林星期三获释



中国安徽知名民运人士张林星期三获释。张林是因为2005年初进京参加前中共领导人赵紫阳追悼会,而被冠以“煽动颠覆罪”入狱的。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唐琪薇的报道。

据海外博讯新闻网8月12号的报道说, 减刑半年出狱的张林是由安徽蚌埠国保方面将他从铜陵监狱接回家的,回到蚌埠后,当地派出所约他进行了一个小时的谈话,告知张林其政治剥权期还没有完结,不许接受采访、外出等等。

本台记者星期三多次致电张林,但一直无法和他联系上,张林的辩护律师莫少平的电话也处于关机状态。

贵州异见人士陈西告诉本台记者,贵州的民运人士非常钦佩张林的为人,都为张林能够出狱感到高兴。陈西表示,他和张林一样,也没有恢复政治权力,但这并不是说他们这些人就不能为中国民运做贡献了:“我自己写的文章大部分发表在国际中文媒体上。它剥夺政治权利的话,它是国内法的一种事实管辖,我想张林先生是有他的理性的大智慧来对待这个。”

张林于2007年1月28号从家乡安徽蚌埠前往北京参加吊唁赵紫阳的活动,遭到官方禁止。1月29号,张林返回安徽之后被捕。中国警方拘捕张林的名义是,他经常在北京之春、博讯网、大纪元等海外媒体上发表署名文章, 扰乱社会治安。在美国纽约的中文期刊《北京之春》主编胡平表示,张林当年以安徽蚌埠考区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取清华大学,才华横溢,他的政论文章不但观点独特,而且行文优美,胡平说独立中文作家笔会曾在2007年把“狱中作家奖”授予当时仍在狱中的张林:“我想他写的最重要的一个作品就是一个30万字的一个自传形式的作品,名字叫《悲怆的灵魂》,读起来就是一气呵成,感情很充沛。”

张林一共入狱四次,曾于第二次入狱刑满释放后的1997年年底,来到美国。来美后,张林发现,中国民运的战场还是在国内,于是他在1998年10月闯关返回中国,第2天就被警察抓获,判处劳动教养3年。胡平表示,中国民运当然不能完全仰赖外界,海外的任何力量都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归根结底还是要大陆内部的自由民主力量的成长。象更多的张林这样的人前仆后继地奋斗。”

胡平先生说,89民运之后,在中国的民运人士会较89民运之前,更多地感受到周围民众的冷漠。在这样的大坏境下,多次为了中国的民主自由而牺牲自身自由的张林,就更加让人佩服:“尤其是在这种时候,这种勇士的坚持就变得更重要了。因为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在周围都已经完全冷却了,都熄灭的情况下,他保留一种火种,保留一种希望。”

据报道,刚刚出狱的张林表示暂时需要短期的休养,因为他刚进看守所时进行绝食抗议而导致的身体疾患,至今尚未恢复。张林对各方朋友的关心表示谢意。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唐琪薇的报道。


请朋友关心刚刚出狱的张林他患多种疾病

(北京)徐永海

    2009年8月13日

    为了中国的民主进步,曾坐牢多次(正式4次,加上非正式共6次)的张林,在坐牢5年后于昨日出狱。今日我从网上看到张林出狱的消息,并看到他家的电话(0552——4090427),于是我给张林家去了电话。听到张林的声音,我非常的高兴,他终于又一次获得了自由,不必再忍受监狱的苦难。

    在监狱里,尤其是在未判刑前的监狱里——看守所里,张林经历了很多苦难,他的身体受到了严重的摧残,而患上了颈椎病(错位),时常头痛、肩痛、颈部痛;患上了不明原因(监狱中没有好的医疗条件,不能诊断)的右腿关节障碍,行走困难,很难上下楼;患上了眼部疾病,视力下降。

    因为我是医生(更准确的说法,我曾经是医生,06年我出狱后一直失业),张林向我谈起他的这些疾病。他在说到他的这些疾病时,他的语调以很平静,多年的病痛好像已经使他“适应”了。我感到很亏欠,张林在坐牢期间,虽说与朋友也时常谈到他,但是我没有关心过他的疾病,更没有为他的疾病说过话、呼吁过,真是亏欠。

    我希望我们朋友们能多多关心刚刚出狱的张林,使他有条件到好一点的医院去就医,去治疗他的这些疾病,使他能有一个好的身体。他需要有一个好的身体来生活、来工作。他的家人也需要他有一个好的身体,来养家,来养自己的妻子、儿女。

97年夏天,张林来到北京,经刘念春妻子储海蓝的引见,我和张林见过两面。我还曾带张林到位于白塔寺的袁相沈牧师家,参加了基督教家庭教会的聚会。储海蓝那时就已经时常参加我们的基督教家庭聚会,并由袁相沈牧师施洗,受洗成为基督徒。那时,我当然也希望张林也能接受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成为基督徒。

    现在张林刚刚出狱,他的身体很不好,我请求我们的主内肢体们,为张林祷告,求主使他的身体早一天康复,如果他还没有成为基督徒,就求主早一天使他成为基督徒。

    (北京)徐永海

    2009年8月13日星期四

    徐永海,住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新风南里10号楼6门501室,邮政编码:100088,电话:86-10-82082198,电子邮件:xuyonghai@yahoo.com.cn。 [*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