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光:中国的军事领导体制与军队国家化问题 |
||
http://minzhuzhongguo.org/Article/sf/200905/20090521073641.shtml | |||
一 中国有两个中央军委、一个国防部。这两委一部均为最高级别的军事领导机构,相互间不相隶属,没有上下级关系。其中,一个军委属于中共中央,另一个军委由人大任免、向人大负责,国防部则归国务院(即所谓"中央人民政府")直接管辖。这套设置怪模怪样,不伦不类,极具"中国特色"。简直令人怀疑体制设计者是否过于弱智。不熟悉"中国国情"的人可能也会犯糊涂:难道当今中国又回到了三国鼎立时代,一国之内竟有三支相互独立的军队? 这三家军事领导机构如何分工协作,或如何分权制衡,《党章》、《宪法》并无任何明文规定。这是一道谜题,谁也说不清楚。估计天资并不聪敏的胡锦涛先生,也不一定能弄明白。一切只能按"潜规则"办。截止目前为止,两个军委是一套人马、两块招牌,暂不存在争权夺利与分工配合问题。但两委合一不可能法定化,也不可能制度化,因为它跨越党、国两界,超出宪政范围。将来如何分化整合,只有天知道。 在邓时代,曾由"普通党员"担纲党国双料军委主席,总书记和国家主席反而屈尊下驾兼任军委副主席。这就好比奥巴马总统兼任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或者温家宝总理兼任国资委副主任。总统或总理兼任外长、财长或防长,这是常有的事,但总统或总理兼任副外长副防长却是天下奇闻。即便这位总统是个摆明的傀儡,好歹也是国家尊严的象征。让国家主席去给军委主席打下手,未免欺人太甚,情何以堪?想当年,日本军国主义政府也没好意思让日本首相去兼陆军部第一副部长。这种事情,只有"中国特色"才有。 江胡时代有了新规矩:双料军委主席和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四合为一,四个头衔一肩挑。在情理上、名份上,似乎略有理顺。但在交接班时,在党代会和人大会的间隔期,中国会暂时出现两位不同的党、国军委主席:一位是新任中共总书记兼中共军委主席,另一位是前任中共总书记、国家主席兼国家军委主席。在这几个月里,党、国军队在其最高组织层面是分裂的。如果刚好此时突发了内外战事,哪个主席能够说话算数,这可就说不准了。更要命的是,这个四合一的新规矩也不是明文法则,仍是"潜规则"。让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某一天党中央真的要搞"党内民主",万一把总书记以外的人选成了军委主席,又或者,如果某一天人大真的要搞"投票选举", 万一选出了另一套与中共军委完全不同的国家军委班子,--只要是真选举,这些情况当然是有可能的。真到了那个时候,我们的"人民子弟兵"将士恐怕也就无所适从了。 至于中国的国防部,名义上,和世界各国一样,它当然也有权领导全国武装力量。在其他大国,国防部大概是数一数二的大部,在中国,国防部其实根本就不是一个部。它不过是中央军委派往国务院的驻院联络处。既有两个军委,国防部还有何必要?既有军委主席,国防部长又有何权能?这都不明不白,说不清楚。很明白的一个事实是,与毛时代的彭德怀、林彪相比,如今的国防部长已经贬到一文不值。我们当然也有理由担心,万一哪天国务院真的成了"中央人民政府"和"最高行政机关",中国真的变成了所谓"法治国家",那将是一件极其可怕的事情。依照《宪法》,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近似于西方"责任内阁",而军事权诚然属于行政权,国防部长诚然须听命于总理,却没有丝毫的宪法义务须听命于党、国那两个军委的主席。想想看,真要搞成了"法治国家",党、政、军,书记、主席、总理、防长,岂不一团乱麻、互相掐架?单是宫廷内乱也就罢了,可是史有前例,官乱变贼,兵乱成匪,如此"一军三制",岂不存心要乱我中华、害我同胞! 二 两委一部的军事领导体制充分说明了中国军队妾身未明、归属未定,地位尴尬。军费来自国税而不是党费,兵员来自民间而不是党组织,占着国家的编制,吃着人民的供俸,却不知自己身为何物:党军耶?国军耶?"义军"耶? 顺便说一下,"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个名称也莫名其妙。举世皆知,早在1949年,中国人民就已经被"解放"过了。早已完成了军事使命,"解放军"六十年来既不解散、又不更名,不知是何道理。难道还想再来一次"解放战争"?(若只是妄想"解放台湾",何不干脆改称"台湾人民解放军" ?) 畸形的领导体制,更说明在军队国家化的问题上,当今中共处于可笑可恶、十分被动的局面。毛泽东时代只有中共军委,没有国家军委,那时候,人称中国军队为"共军",是恰如其分的。邓小平设国家军委,正好在他提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之际。彼时,邓曾萌生过军队国家化的念头,曾想过要变"共军"为"国军"。这原本也没什么大不了。中共既然号称执政党,人大、政府事实上也由中共一手包办,"党管军队"改为政府管军队,并不是什么伤筋动骨的大改变。军队国家化比起邓所厌恶的"多党选举、三权鼎立那一套",既要简单易行得多,也要温和保守得多。无非是对党政军的关系稍加理顺,中共大佬们其实不必忌讳,也不必抗拒。 可惜,中共执政几十年,做了几十年的伟光正、高大全,却连给军队换块正经招牌的勇气也没有。不久之后,邓小平不声不响放弃了军队国家化的意图,徒劳留下一副国家军委的空架子。口口声声说共产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既然如此,何须如此担惊受怕?撤了那两个不伦不类的中央军委,由文官政府节制军队,让国防部变得名副其实、"与国际惯例接轨",大佬们为何又要神经过敏呢? 邓小平之后,真是一蟹不如一蟹。没有军方资历的江胡二公不厌其烦地重复"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号称"不变的军魂",把军队国家化之路堵得严严实实。此种虚张党权的"治军方略",说白了,不过是怯懦畏惧、心中无底,在军人面前强装镇定、自我壮胆罢了。"绝对领导"云云,有什么意思?是政治领导,还是"亲自指挥"(象"林副统帅"那样)?是排斥全国人大,还是吓唬"中央政府"? 三 当今世界,公然拒绝军队国家化的国家,据我所知,仅此一家,别无分店。军人以服从为天职。服从谁?当然是服从国家、服从国家的合法政府。军无常帅,谁依法领导政府,谁就依法领导军队,这是天下通理,各国皆然。只听命帮主、不服从国家的武装人员,世人通称为"土匪"。所以,即使是那些蛮荒小国里无法无天的政变团体和叛乱军人,当他们做坏事的时候,也只敢说它所拒绝服从的那个政府并不合法,而绝不敢说它的军队就是一人之私、一党之私,不服从国家,只服从某党、某人的"绝对领导"。 四 辛亥革命以来近百年,中国出现过四位铁腕强人:袁世凯、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这四人有一个共同点:手下有强兵,手中掌军权。袁世凯靠小站练兵起家,挟北洋新军自重。蒋介石从黄埔军校崛起,凭北伐战功夺权。毛泽东宣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从井岗到瑞金,从延安到北京,毛一生不放军权。毛的狡猾之处在于:用党权要挟军人,用军权吓唬党人。邓小平是权力实用主义者,他宁掌军委、不当党魁,排华汪,倒胡赵,杀学生,靠的就是"我们有三百万军队,军队在我们手里",这是他的王牌。与这些品行欠佳的军事强人相比,中国最贤明的那些政治家,如梁启超、宋教仁,如胡耀邦、赵紫阳,却没有施展政治抱负的空间。 明里军政统一,暗里以军统政,明言"党指挥枪",实际"枪指挥党",这是一百年来最可憎恶的政治歪风。袁世凯以军队为争权的工具,袁死即天下大乱,各省军阀变成了一群小袁世凯。割地为王,合纵连横,破坏法律,扰民干政。最终,北洋政府成于军阀,亦败于军阀。孙中山生命不息、革命不止,仰仗外人不成事,借助军阀又不成事,晚年再入迷津,以苏俄模式立党建军。结果,国民政府兴于苏式党军,亦毁于苏式党军。至中共,将党卫军传统发扬光大,变本加厉,比苏共、比国民党,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百年来,我们走了一条与军队国家化背道而驰的道路,这就是:军队军阀化、地方化、集团化、政党化。此四者,均为邪路而非正路,为死路而非活路。一百年来,中国有北洋军,直军、奉军,滇军、桂军,有白军、红军,国民革命军、人民解放军,却至今也没有一支符合现代国防事业需要、具有职业精神和军人操守、真正属于统一国家和合法政府的专业化军队。 五 记不得是亨廷顿还是迪维尔热说过,在那些缺乏政党政治传统的落后国家,当民主转型来临之际,军官团体往往会充当主导性的、最有力的"政党"作用。因为真正的、良性的政党需要一段艰难的生长期和成熟期,才能获得足够的政治经验与组织力量,而军队却坐拥现存的组织系统与雄厚的暴力资源。 军人贯彻政见,军官执掌政党,靠的是枪杆子而不是选票。于是,这就成了干扰民主转型、破坏法治建设的最大乱源。更有甚者,军人干政若与民粹潮流相结合,则大乱不止、国难不已。二十世纪,在东南亚、南亚、拉美、非洲,在许多新兴国家里,军人干政频繁,叛乱政变不断,国家大受其害,人民大遭其殃,民主建国过程也遭到了严重的挫折。 民国初期,中国军人也是犯过大错、中国人民也是吃过大亏的。可惜中国人总是不长记性。在1916至1928年的中华民国,省督军、三省巡阅使、大帅之类的人物远比优秀政治家更加强势,"督军团"开小会,胜过众议院开大会,大帅一纸通电,胜过国家十部大法,大军阀掀桌子,内阁就得乖乖倒台。第一次民主转型就这样夭折了。 在当代中国的民主转型过程中,要减缓乃至彻底消除以上这些现象,就必须从现在起,厉行军队国家化、专业化、中立化、去政党化、非政治化。《零八宪章》第5条指出:"实现军队国家化,军人应效忠于宪法,效忠于国家,政党组织应从军队中退出,提高军队职业化水平。包括警察在内的所有公务员应保持政治中立。消除公务员录用的党派歧视,应不分党派平等录用。" 中共大佬们若足够明智,就该为自己多积点后福,为民族少造点余孽,给未来中国留下一支爱国不爱党、忠事不忠人的干干净净的可靠军队。 2009-05-08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