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姑息主義讓專制政權更肆無忌憚
 
     
 

李怡:姑息主義讓專制政權更肆無忌憚

(《蘋果日報》,27/06/2009)

 

 

劉曉波參與起草的《零八憲章》,對政改的建議溫和,只求政權改善,而絕無顛覆共產黨政權之意。中共把他扣留及隔離六個多月,相信都在苦苦找尋對他入罪的證據。現在對他正式逮捕,固然同面對 60 周年國慶而各地群體抗爭事件不斷增加有關,但從國際政治的角度來看,則同國際姑息主義抬頭有莫大關係。


自美國奧巴馬上台後,即一改布殊政府對極權國家的強硬態度,以柔軟身段,軟弱無力的說詞,向極權國家乞求和平。和平,當然是全世界人民的願望,但向極權者乞求和平,會得到怎樣的回應呢?

 

先是伊朗試射導彈,繼而北韓接連試射長短程導彈,進行地下核試。奧巴馬的反應溫和,不但仍表示與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無條件會談,對北韓也只是空洞無力地說,「現在該是有強硬反應的時候了。」

 

本報論壇版刊登的《華盛頓郵報》專欄作者柯翰默的文章,連續對奧巴馬的軟弱外交提出批評。本周二的文章,更指出伊朗改革派的示威活動,所反對的政權,是「美國所代表的寬容與自由的敵人」,示威者等待美國表示與他們站在一起,但等來的卻是奧巴馬說要繼續與伊朗宗教領袖對話。直至三天前,備受美國輿論批評,奧巴馬才對伊朗局勢發表較強硬的談話。


對中國,更不用說了。美國所有訪華的高官政要,包括希拉莉、蓋特納,甚至向以維護人權見稱的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在與中國領導人會晤時都不再提中國的人權問題。奧巴馬政府給中國當權者的訊息很清楚:你們隨便怎麼幹吧,面對金融風暴,我們要的是中國的合作。在美國的影響下,西方國家的政要也跟隨。法國總統因會見達賴溫家寶故意繞道,他隨後也對中國軟化了。


於是,劉曉波正式逮捕,面臨羅織罪名及按黨意判刑的處境。世界各民間組織、人權組織齊聲對劉聲援,但各國政要卻少有發聲。中共不再顧忌在國際上受譴責,對內壓制更肆無忌憚了。


奧巴馬的姑息主義,當然與美國國內的民意取向有關。伊拉克戰爭使美國在經濟上、軍人傷亡上,並因虐囚而在國際聲譽上,都受創慘重。再加上金融海嘯,美國人民大都傾向先顧好自己家園、解決國內經濟困境、少管國際事務的孤立主義。奧巴馬在這樣的背境下以高票當選,很自然就採取「以合作代替對抗」的對外政策,這是姑息主義的根源。


問題是:極權國家的當權者,國內既無民主制衡,又不具有尊重人權的價值觀,他們崇尚的是實力。對極權國家的姑息、退讓、妥協,只會鼓勵這樣的國家對內實行更野蠻的統治,對外則可能會擴充軍力以至冒險犯難。過去希特勒國際姑息主義縱容,今天伊朗、北韓也如此。

 

曾經因起草《七七憲章》而在捷克共黨統治時囚的捷克前總統哈維爾,前天在本報論壇版的文章中說:「從其二十世紀的自身經歷出發,歐洲知道向邪惡妥協可能引發的災難性後果。…… 這種政策或經濟利益主導,或者出於邪惡能安撫並自行消失的幻想。向邪惡妥協的政策導致歐洲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歐盟不應該也不能再重複犯這種錯誤。」

 

儘管姑息主義暫時主導了國際政治,但畢竟西方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不可剝奪的人權這個普世價值基礎上的。真理也許一時之間敵不過強權,但強權卻永遠無法代替真理。在國內輿論的指摘下,奧巴馬已開始扭轉了對伊朗的姑息、妥協態度。當國內經濟好轉後,美國的人權外交相信會再次抬頭。

 

當然,任何國家的人民,爭取自由、民主、人權,靠的是自己而不是外力。香港人也應如此。看到劉曉波和《零八憲章》的遭遇,看到在國際姑息主義縱容下,專權政治的肆無忌憚,仍享有自由的香港人絕不可氣餒,也不應聽天由命,我們應看到香港人的命運、前途,與劉曉波事件的關連性,因此我們 7.1 要再出發,為劉曉波,也為我們自己,發出最強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