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8宪章所引发的“寄望”思考 |
||
08宪章所引发的“寄望”思考
作者:六月里来 更新时间:2009-07-07 08宪章之后有一个观点是:“中国的变革应当寄希望于当权者”或“我们应该和当权者合作实现中国的宪政”所以“我们说话应该考虑当权者的感受,应该‘温柔’一些”。言下之意是08宪章还不够温柔。 08宪章是以人类现代政治文明的发展现状为背景的,针对中国现状提出来的实现中国现代政治文明的一种诉求。其实从晚清到民国到新中国这是中国人一再提过的内容,每一次政治变革政客们也都是举着民主的旗的。即使提到的是社会主义也是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前提的。也就是还权于民建立一个现代民权社会。08宪章就是继续重复我们曾一直提到的内容。只是方式上有变化,以发表宪章的方式。这表明知识分子已从思想上摒弃了过去“改朝式的暴力变革”。本着这样的思维我觉得08宪章是可以作为中国知识分子思想变革的一个里程碑。 而有的“专家”要的所谓温柔又是什么呢?是不是应当从权势们先列出清单,然后大家从中挑出来的才是“温柔的言语”呢? 我想每个中国人都希望用代价最小的方式来实现中国的现代民权政体的转型。当然“温柔合作”的代价最小,但难度也是极大或几乎不可能的,因为这还只是在专制政体中寻求出路,在客观上是在消除改革的推动力。 中国只有一个大党,面对中国的变革国人习惯性地只有寄望。这样的寄望60年了,中国的民主没有实质性的进展。60年来我们没有选项,所以还是寄望。我们上一代的上一代已经走了,我们的上一代正在逐渐老去。可我们还要再寄望,这样的寄望对上一代及上一代的上一代人已经是绝望。可我们是不是还要继续绝望呢? 要合作用寄望的方式,那讲话就得迎合权势们的口味,可权势们想的却是:“凭什么我要跟你合作?是因为你很温柔吗?我是喜欢你的温柔,但我不可能喜欢宪政!因为宪政意味着失去大量的资源,大量的财富,甚至可能要像阿扁一样的狼狈不堪或更甚” 当权者能否参与民权政体的现代化变革,我想不是社会大众的所谓迎合式的“温柔”。而是人们对人生自由幸福的执着,是尊贵人性的觉醒!是当权者在权衡维护自身统治利益与社会大众的不满强度做出决定的。他们要考虑的是他们还有多大的力量来保护自己的即得利益。如果我们寄希望于当权者,他们只可能继续利用人们的这种弱点,他们完全可以用一些比较乖巧的言辞应对。比如说,“时机未到,要慢慢来”,“再等50年,时机成熟了再来”“让我们先稳定发展,解决当前的经济问题再说吧”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利诱劝导总能有效。 我想我们应该明确地表达我们的意愿,明确地表达我们的诉求,明确地表明:我们要自由,我们要平等,我们反对集权,我们反对被奴役,反对被交生存权自由权幸福权!我们有免受威胁免受恐惧的自由!我想这样的一种诉求能说过分吗?这是人活着的基本要求,而我们觉得她不温柔可能是因为我们太久没有听到人类高贵的言辞了吧。 而当这些和平抗争的人们遭遇势权们的无赖时,人们总会考虑是不是可以用一些乖巧的办法?大多数人在看到牺牲之后,就剩恐惧。反对暴力本身的声音也都消失了。权势集团的杀人也成正义了。这正好是权势集团们要达到的目的:杀20万换来20年的权势稳定。这也正应和了他们的:制造恐惧是对付“敌对势力”的最好的方法的结论。8964就是一个例子。的确我们是需要方法的,可我们不是屈服,不是被收归,不是继续要被奴役。我们只能在表达方式上做适当的调整,但在思想上我们必须坚守人的基本正义和诉求,人格上我们绝不走集权和权力不受监督的道路。 我们明确地反对独裁,推动民权政体现代化变革,建立一个现代文明国家。我们不是要推翻共产党,我们一切的努力是要共产党一起参与中国的现代转型。转型之后如果共产党有能力可以继续执政。如果共产党不还权于民,不愿意现代化转型,又要限制国人进步,那么我们就决不妥协。这是一种明确的非暴力抗争。我想08宪章是中国人走向现代人类文明中最平和的针对社会现代转型的一种理性诉求。今天像刘晓波等恰好就是用失去自由的方式告诉国人,来影响这个人类普适价值贫瘠的,早已分崩离析的社会。这样的一种价值评判,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梳理,却可能成为反面。因为在所有媒体及国家资源都掌握在当权势资本的手里,公民正义得不到正常伸张,公民思想得不到正常教育的情况之下,公民的启蒙是困难的。我们只有珍视一点一滴的进步并坚守。 我对我们总是得益于别人的牺牲,而深感惭愧!我能做的也还只是说了!并从精神上坚定地支持那些为中国人进步努力的人们!最后希望当前在权领导能够看清人类现代文明进程的趋势,积极响应社会大众对民族前途的强烈诉求。化解与民间包括各民族间的矛盾,并恢复刘晓波先生的人身自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