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子:与怀阳交往的前前后后
 
  自由中国巴东王转帖  
 

我与怀阳网上网下的交往已有半年,他天真、善良、彬彬有礼、凡事为他人考虑的印象深深印在我的脑海。怀阳深陷囹圄已经一个多月了,作为他的朋友和“同案犯”,我觉得必须为他写点文字。

2009年1月,我与怀阳初识于潜规则QQ群,当初这个群被大家定位为一个虚拟的熟人社区,我是群管理员之一,自然也就跟他交流得较多。后来,无意在*上看到怀阳的一篇关于淋巴县长签后感的文章,文字很真诚,感情质朴,由此加深了我对他的印象。后来,他得知我年长他几岁,也是淋巴县长签署人,而且在高校工作,又身处东北,所以对我建立了相当的信任,其间还很严肃地要介绍他在大连读大学的表妹给我做女朋友,对我肉麻的恭维更不在话下。这样你来我往,我们便成了朋友。

这里还要提到另一位“同案犯”,网名叫粽子,也是我在网上结识的朋友。我和粽子的思想认识颇为接近,又因为我们既是校友又是老乡,天然的地缘关系也让我们成了现实中的朋友,没少在一起吃饭聊天听讲座在网上折腾。大致在今年二月下旬的一次群聊天中,怀阳说羡慕我和粽子有个同道在身边可以相互“照应”。我这人向来好客,又习惯在怀阳面前装老大,就说沈阳离哈尔滨就五个小时火车,我这里住宿也方便,向他发出来哈旅游的邀请。也许缘于从未出过远门的原因(据他自己称,来哈前从未出过辽宁省),他当时感觉又兴奋又有所顾虑,说要先跟父母商量,再看单位的安排。之后一切顺利,他买好来哈的火车票后,便给我发了消息让我买返程票,时间大概是三月上旬。

怀阳如期而至。记得那天哈尔滨风雪交加,我和粽子因各自原因晚到了十来分钟,他一个人站在火车站对面的肯德基前苦等着我们。那天,第一次在电话里听到怀阳浓重的沈阳口音,见面后发现他穿戴质拙,其貌不扬,心里难免对这位远道而来的基督徒朋友产生了一点小资式的矫情的失望。一起去川友吃鱼,怀阳,粽子,我,我女友。席间,啤酒下肚,话题打开,相谈甚欢,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也抵消了见面之初因我交友的虚荣心而生的失望。饭毕,三人送我女友回家后,我拟打出租车回我住处,怀阳坚持公交,于是漫步冰雪,屹立寒风,一路瞎侃回来。

回到宿舍,怀阳唯恐不及,第一时间打开背包,拿出他给我们带的礼物和沈阳小吃。我和粽子都有礼物(送给我的是两双精美的檀木筷子),出乎意料的是连我女友心细的怀阳都有备而来——给她带了一大盒他供职的公司的面膜产品。东北的室内很暖和,我们拖鞋短袖,敞胸而聊,甚是畅快。时间虽已过了晚休,但是三人并无倦意,于是在我的鼓动下,我们一直面对电脑讨论修改着一个文本,直至深夜两点。

怀阳被拘,祸起几篇文章和三件柳丝文化衫。作为三件文化衫的提议者,我有必要在此插叙文化衫一事的来龙去脉——因为至幼受老哥影响(他参加过柳丝,并因此于1992年被所在的大学开除学籍),我心里一直有柳丝情节。今年恰逢柳丝事件20周年,这样特殊的年份发酵了我心中的柳丝情节,于是很自然地想到了一些个人纪念方式,以表达对死者的祭悼和对国殇的追思。文化衫就是我最初想到的几种个人纪念方式的一种。说来也巧,潜规则QQ群里有一位北京艺术家网名叫天恕曰文,有一天他在群里说他设计了几套柳丝纪念衫的板式图案发在了豆瓣,于是我打开网址进去观摩了一番,看后觉得设计理念新颖,有创意,更重要的是比较含蓄(与网络上流传的众多版本相比),柳丝那天自己能够穿得出去。于是开始酝酿寻找付印之地,准备给自己做一件。

怀阳到的第二天,由于前夜两点才睡,我们起来已是十点,来不及早餐就直奔超市采购,然后去我女友家,由我亲自下厨,炊之饮之。菜过五味,酒过三巡,红酒就着鄙人特制的啤酒鸭,几个人的兴致都上来了——我趁机说出下午我给他们安排的节目——把自己准备做一件柳丝文化衫的想法告诉了他们,并提议他们也给自己做一件,以示纪念。提议一出,他们自然积极响应。

早在怀阳来哈旅游前,我已经在网上找到了一件愿意给我印刷的小作坊,并记下了店主的联系电话。吃完午饭,我就打电话给店主,要到了详细地址,我们一行三人换了三趟公交线路,来到了那个小工作室。小作坊就设在居民区店主自己家里,制作过程很顺利,我们选好白版文化衫,在网上下载了天恕的图案稍加修改后,店主即付印,整个过程大致用了20分钟,一共花费一百二十元(文化衫的费用原本我是决定全部承担的,不过店主没有零钱,于是我出来了一百元,怀阳出了20元,事后也许粽子觉得文化衫有风险,费用应该分清,硬塞了我40元)。三月的哈尔滨,天寒地冻,出门后,时间已是晚上八点多,公交车已停运,我们打车直接回了住处。当晚,三人都有些兴奋,穿上新做的文化衫用我的视频照了像,并把相片发到了群里。之后,我一直把文化衫搁置于我的衣柜,直到五月二十八日缴之党产。

文化衫印好的第二天刚好是星期天,我们一起去教堂做了礼拜,吃过午饭,就送他坐上回程的火车。后来,怀阳用一个陌生的号码给我发过一次消息,他说他正在北京旅游,转告一位朋友给我的问候。再后来,就是他被警局请喝茶后,诚惶诚恐地发消息向我这个老茶客讨教经验了。彼此,我正在外地出差,眼里也不觉得喝茶是多么大的事情,于是回消息应付让他放松别紧张不会有事云云。

得知怀阳失去自由已有二十余天,在这些日子里,我切身体味到这个世界的荒诞和不真实、人类的狭隘和愚妄、国家机器的傲慢和专横。同时,我也深知自己并不是位勇敢的人,还一直担心自己的言行可能给单位、领导和家人惹来麻烦,而且我也清楚在没有新闻自由、没有公共言论空间的情况下,一篇文字对受难者往往于事无补。然而,为了向朋友尽一份心,更为了自己如果有一天成为下一个怀阳有更多的朋友为我站出来说话,我必须打破沉默,哪怕是只言片语,哪怕遮遮掩掩,那怕在这个死水一般的国度激不起任何涟漪。

怀阳的事情再一次证明这个国家正在大肆滥用纳税人的钱,供养着一群不分善恶、不知人道的专制打手,他们每天在做的事情只是混淆视听,封锁信息,压制声援,恐吓良知,将这个民族少有的善良、正直、有担当的守法公民投进监狱。怀阳的事情同时还告诉那些为自由而努力的人们,在这个国家为自由做出的任何抗争,都可能随时遭受嘲弄和打击,所以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大家需要相互提携扶植。


“为义所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马太福音 论福 路6:20-23)。为怀阳祈祷!

2009.7.1

作者朝南的窗系某知名群主,因为文中提到的和没有提到的行为多次被当局骚扰,对于怀阳这件事的执着很让人钦佩,有幸在这里发这篇文章,希望有识之士都不要忘却那个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