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呼吁中国政府释放刘晓波
美国总统奥巴马呼吁北京政府释放中国异议人士刘晓波。刘晓波星期五被评为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诺贝尔奖委员会表示,他们将这项荣誉颁发给刘晓波是因为“他在中国为了基本人权作出的长期和非暴力斗争”。
刘晓波去年12月因“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的罪名以及参与发布《零八宪章》被判处11年有期徒刑。《零八宪章》的宣言呼吁中国进行政治改革。
去年意外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奥巴马总统在白宫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说,刘晓波“为了他的信仰牺牲了自由”。奥巴马说,刘晓波获奖一事还提醒我们,中国的政治改革与其经济增长并不同步。他还呼吁中国当局尽快释放刘晓波。
中国称刘晓波获奖“是对诺贝尔和平奖的亵渎”。中国外交部声明称现年54岁的刘晓波是违反中国法律的“罪犯”。中国召见挪威驻华大使以表示抗议。
马英九吁北京释放刘晓波推行政治改革
台湾的马英九总统在双十节庆典上,公开呼吁中国,应该遵循中华文化的仁义道德,释放刘晓波,并认为这对两岸关系将有正面效果。
马英九总统于本周六(10月9号)下午,与行政院长吴敦义、立法院长王金平一起,出席"中华民国99年国庆四海同心联欢大会"。
马英九于致词中,首先提及台湾在维护正体字与中华传统文化上扮演的重要角色,接著更以孟子的话“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来呼吁中国应负起大国的责任,不要以霸道,要以王道来治国。
马英九说:“中国大陆现在很大,怎么样变成既大且王呢?孟子在梁惠王篇里面提到,齐宣王问他‘交邻国,有道乎?’孟子说‘有。惟仁者能以大事小。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各位想想看,这里面的道理,是不是跟今天的两岸关系非常相近?”
马英九接著话锋一转,提到昨天才宣布的诺贝尔和平奖。他说:“我们看到昨天诺贝尔委员会把这一届的和平奖,颁发给了大陆民运人士刘晓波先生。这不但是刘晓波先生的殊荣,也代表了大家对中国大陆有非常高的期待。我们在这里,以我一贯呼吁大陆当局善待异议人士的立场,希望中国大陆当局,让他早日出狱,重获自由!”
*呼吁中国对外行王道,对内行仁政*
马英九说,他之所以提出这样的呼吁,是基于四点考量:“第一,中国大陆要既大且王,对外要能够效法我们东方行王道的传统,对内应该行仁政,把中华文化具体落实。古人讲,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言论自由是非常重要的现代社会基础。”
马英九接著提到中国在上世纪末签署了联合国的两项人权公约“政治公民权利国际公约”,以及“经济社会文化国际公约”。若能落实,则可以成为两岸的共同基础。马英九说:“我们中华民国在1967年也签了,所以现在我们跟大陆都是这两个公约的签约国,所以这是两岸开始找到一个共同点,可以相互激励,相互竞争的地方。”
*呼吁中国推动政治改革*
最近中国总理温家宝与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分别在不同场合提到政治改革,马英九表示这也是促成他呼吁释放刘晓波的原因之一:“我看到最近中国大陆的领导人在很多地方都强调推动政治体制的改革,尤其在强调自由民主的观念,我个人,乃至于我许多的朋友,都感到非常的振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转戾点,这对于中华民族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
最后马英九认为,两岸直航缩短彼此空间,还有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排除了两岸的经贸障碍,接下来就应该拉近两岸之间政治的差距。他说:“我们希望在其他的领域,包括大家都关心的,自由、民主、人权、法治,也能够拉近距离。如果刘晓波先生能够获得自由,我相信在这一方面,台湾人民会非常欣赏大陆这样的举动。”
马英九强调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有共同的文化传承,需透过深度交流,找出求同存异的基础。
诺贝尔奖获得者刘晓波妻子周日探访
被中国囚禁的持不同证见人士刘晓波的亲戚说,他的妻子星期天将探访刘晓波,把他因推行民主改革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消息告诉他。
目前还不清楚刘晓波和他的妻子刘霞会在哪里见面。但有关人士认为,他们可能在锦州监狱见面。刘晓波因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的罪名而被判刑11年。中国政府方面没有任何有关这次见面的消息。
当局逮捕了聚集在北京、上海和其他城市庆祝刘晓波获奖的支持者。法新社报道显示有数十人被拘留,而澳大利亚广播电视公司说,有14人在北京被捕,而上海被捕的人更多。
中国政府称刘晓波为罪犯,并继续封锁他获奖的消息。政府还不允许记者接近监狱,并中断了刘霞的手机服务。
俄国媒体:刘晓波是中国萨哈罗夫
刘晓波获诺贝尔和平奖在俄罗斯引起热烈反响。媒体把刘晓波称做中国的萨哈罗夫。人权人士称刘晓波获奖当之无愧。
有专家认为,中国要想在国际社会扮演更重要角色,必须使政治体制民主化,刘晓波获奖是向中国发出的信号。
*头条新闻报道刘晓波获奖*
中国知名持不同政见人士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后,俄罗斯各家主要新闻媒体详细报道了这一消息。官方控制的几家主要电视台都以头条新闻报道说,被指控颠覆国家政权正在监狱中服刑的中国人权人士、持不同政见者、政治犯获得了今年诺贝尔和平奖。
俄国电视台同时介绍了中国政府在刘晓波获奖后的愤怒反应。俄罗斯第一套电视节目说,中国封锁了刘晓波获奖的消息,尽管中国媒体最近一个星期大量报道了诺贝尔奖的其他奖项。
*详细介绍刘晓波生平*
俄国媒体还详细介绍了刘晓波的生平、特别是他参加89年天安门民主运动,参预起草08宪章的经过。
莫斯科呼声广播电台的报道说,刘晓波是争取中国自由民主、同共产党政权抗争的斗士。刘晓波获奖激起了国际社会声援呼吁释放他的声浪。
*总有一天中国将为刘晓波获奖骄傲*
俄罗斯著名人权活动人士加努什金娜也被列入了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名单中。加努什金娜说,中国人权活动人士的工作环境比俄罗斯恶劣。她对中国同行获奖感到由衷高兴。
加努什金娜说:“我相信,不管怎样,即使中国当局即使现在对刘晓波获奖非常不满,但总会有一天,中国当局将为此感到骄傲。另外诺贝尔奖委员会不畏惧中国政府压力,表现出了独立性,这让我特别高兴。我特别希望国际社会为此能采取更多行动,让刘晓波早日获得自由。”
*想扮演主要角色 中国必须民主*
俄罗斯战略问题专家阿尔巴托夫说,刘晓波获奖是向中国发出的一个重要信号。
如果中国未来想在国际社会中扮演主要角色,光靠经济增长,扩大出口和吸引投资还不够,中国需要采取实际行动让政治体制民主化。
*将更关注中国人权问题*
莫斯科戏剧导演,汉学家格涅兹基洛夫说,俄罗斯从来不提中国人权。这次刘晓波获奖,能促使俄罗斯和国际社会更关注中国的人权问题。
格涅兹基洛夫说:“中国持不同政见者在很危险和可怕的环境下工作。中国对异议人士的迫害很象前苏联,把他们关如监狱 软禁或是投入精神病院。刘晓波获奖是向中国人权人士和中国政府发出的信号,那就是在中国经济增长的同时,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人权状况不会袖手旁观。”
格涅兹基洛夫说,俄国官方媒体中性报道刘晓波获奖。但如果俄罗斯同中国关系变冷,尽管这种可能性不大,俄国官方媒体将会拿中国人权问题大作文章。
*刘晓波是第二位狱中获奖人士*
一家互联网媒体以中国的骄傲和中国的耻辱为标题说,刘晓波是诺贝尔和平奖历史上第二位在监狱中获奖的人士。1936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是当时著名反法西斯人士奥谢茨基,奥谢茨基获奖时正在德国的监狱中服刑。
另一家俄国媒体说,刘晓波的顽强、不向共产党执政当局低头的精神非常象前苏联持不同政见者萨哈罗夫,刘晓波是中国的萨哈罗夫。
*刘晓波同萨哈罗夫的不同命运*
前苏联时代持不同政见者,俄罗斯独立新闻工作者帕德拉比涅克说,刘晓波获奖当之无愧。但刘晓波的命运要比萨哈罗夫更坎坷。
帕德拉比涅克说:“其实这两个人的命运完全不一样。刘晓波是斗士,他为了自己的信念甘愿坐牢,牺牲自由。萨哈罗夫晚年的命运其实很好,他没有象刘晓波那样付出那样多的牺牲,承担那样多的风险。”
*历史在重演?*
俄国媒体的一篇评论文章说,刘晓波获奖自然让人联想起萨哈罗夫。
萨哈罗夫在苏联强盛时期的1975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但当时被软禁的萨哈罗夫无法出席颁奖仪式。仅过15年后,苏共领导人戈尔巴桥夫也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随后苏共垮台,难道历史在重演吗?
刘晓波到底是什么人?
中国作家、文学批评家、人权和民主活动家刘晓波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一时间成为全世界的新闻人物。但是,在中国,刘晓波的名字,刘晓波的言行多年来属于官方严密控制的信息,许多中国公众无法了解他。国际媒体普遍注意到,在刘晓波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的消息传来之际,中国官方媒体和官方控制下的互联网对有关的消息照例实行严密的封锁。刘晓波到底是一个什么人呢?他究竟有些什么言行让他在中国获得重罪、以至于被判刑11年,但在国际上却让他却名声大噪,以至于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呢?
*拘留证上逮捕理由空白*
关于刘晓波到底是一个什么人,以及他究竟有些什么言行让他在中国获得被判刑11年的重罪的问题,是属于高难度的问题,不但对普通的中国民众来说是难题,而且,对刘晓波的律师、对逮捕他的中国当局也是高难度的大难题。这些难题的具体表现是,2008年12月8日晚上,中国警察到刘晓波家把他抓走的时候,拘留证上涉嫌犯罪的栏目,也就是逮捕他的理由是一个空白。
中国有句老话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毫无疑问,刘晓波案件证明了这句在中国流行了几百年、上千年、被公认为绝对可靠的老话是错的,使中国的词典不得不为之改写。但是,刘晓波的律师莫少平显然对这种语言学问题不感兴趣。莫少平律师出于纯粹的职业责任,对宣传法治、尊重人权、依法治国的中国当局以空白的罪名抓捕刘晓波表示不解和不满。部分是由于这种公开表达的不解和不满,中国当局后来不再准许莫少平律师担任刘晓波的律师。
*难题依旧*
然而,刘晓波的难题依然存在,依然无解。中国当局至今没有对国内人民和国际社会解释为什么当局要以没有填上罪名的拘留证抓捕刘晓波。
事实上,2008年12月8号,在警察把刘晓波从家中抓走的时候,刘晓波刚刚通过互联网发表了他与一些志同道合者起草的《零八宪章》。该宪章呼吁中国执政党共产党结束一党专制,尊重人权,实行民主,实行法治。有趣的是,中国当局在刘晓波被捕之后一段很长的时间里,拒绝明确指明《零八宪章》是刘晓波的罪证。
更有趣的是,中国当局后来给刘晓波定罪的判决书说,“被告人刘晓波还伙同他人起草、炮制了《零八宪章》,提出取消一党垄断执政特权’、‘在民主宪政的架构下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等多项主张,试图煽动颠覆现政权。”中国当局至今没有解释,为什么主张‘取消一党垄断执政特权’在中国属于严重犯罪。
*刘晓波的一些观点*
刘晓波多年来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的时候,曾多次反复公开表达了他的强烈政治观点。我们从存档中挑选了他对一些问题曾经发表过的看法,供大家了参考和了解。
刘晓波认为,当今中国许多问题,从某种意义上都可以说是政治问题。在2008年,中国发生毒奶粉导致众多儿童受害的事件。中国当局为了营造北京奥运会的喜庆气氛,严令禁止报导,进一步导致中国千百万儿童受害。中国当局最后不得不予以报导,但官方媒体依然竭力缩小受害面和受害儿童人数,说不到30万儿童受害。后来,中国总理温家宝承认,受害儿童不是30万,而是3000万。
*中国政治制度有毒*
2008年10月13日,也就是在他被投入监狱之前不到两个月,刘晓波就毒奶粉问题接受了美国之音的采访。他表示,食品安全问题、黑心商人问题各国都会有,但问题在中国变得超严重、严重到人们想象不到的程度,受害面如此之广,受害时间如此之长,这说明中国的问题主要不是毒奶粉,而是中国的政治制度有毒,是中国的一党专制的政治制度可以任意对人民封锁关系人民生命安全的信息,才使毒奶可以如此肆虐害人:
“如果说当初掺假是黑心商人、没良心商人,还有黑心官员的庇护,那么,毒奶粉能长时间肆虐就是中国的新闻管制制度的所为了。我觉得,就是中(共中央)宣(传)部这个意识形态的衙门的禁令,才让毒奶粉这个问题迟迟无法曝光。”
*质疑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
刘晓波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的时候反复表示,中国人民至今不能享受中国宪法明文规定的自由,一个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中国没有言论自由,没有新闻出版自由,公众无法从官方控制的新闻渠道及时得到关系自己生命安危的信息,而中国执政党的中共中央宣传部,以及中国政府的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管治之下的中国新闻媒体报喜不报忧,蔑视真理,制造假新闻,并公开把为执政党做宣传看作是自己最重要的使命。
2007年7月24日,在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再次宣言要坚持新闻真实性,严厉追究新闻报导造假之际,刘晓波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的时候曾经对官方的这种言论提出了质疑:
“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还有新闻出版总署出来宣讲‘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我觉得非常滑稽。因为在中国的这种特殊环境下,没有言论自由,没有新闻自由,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是专门负责控制和管理各新闻机构的。而造假的最大的制度来源就是这两个新闻管制机构。”
*官黑勾结*
在当今中国,许多地方社会黑恶势力十分猖獗,俨然成官方政府之外的另一股力量,有人因为得罪黑恶势力而被打死打残的消息连续不断,越来越多,以至于官方过去两年来也不得不承认确实存在黑恶势力问题,并在重庆等地展开了所谓的严肃镇压。
但刘晓波在2007年7月6日接受美国之音采访的时候表示,社会黑恶势力在中国这个实行一党独裁的国家之所以能成了气候,显然是得益于执政党和政府官方的纵容甚至是支持,黑恶势力跟执政当局的相互利用与合作。刘晓波认为,问题的核心在于官黑勾结,在于没有政治改革做保障的经济改革导致肆无忌惮的权钱交易、权钱勾结:
“官黑勾结这种现象仅仅是权钱勾结的现象之一。现在整个中国社会就处在一种官商共谋的一种状态中。”
*《零八宪章》的核心理念*
刘晓波被捕前参与起草了《零八宪章》,一般认为这是当时导致他被捕的导火线。事实上,他把多年来对中国前途的严肃深入的思考,也确切地表达在他参与起草的《零八宪章》中。《零八宪章》一些主要的内容可以反映出刘晓波的思想。例如,《零八宪章》说:
“当此决定中国未来命运的历史关头,有必要反思百年来的现代化历程,重申如下基本理念:
“自由:自由是普世价值的核心之所在。言论、出版、信仰、集会、结社、迁徙、罢工和游行示威等权利都是自由的具体体现。自由不昌,则无现代文明可言。
“人权:人权不是国家的赐予,而是每个人与生俱来就享有的权利。保障人权,既是政府的首要目标和公共权力合法性的基础,也是“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中国的历次政治灾难都与执政当局对人权的无视密切相关。人是国家的主体,国家服务于人民,政府为人民而存在。
“平等:每一个个体的人,不论社会地位、职业、性别、经济状况、种族、肤色、宗教或政治信仰,其人格、尊严、自由都是平等的。必须落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落实公民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权利平等的原则。
“共和:共和就是‘大家共治,和平共生’,就是分权制衡与利益平衡,就是多种利益成分、不同社会集团、多元文化与信仰追求的群体,在平等参与、公平竞争、共同议政的基础上,以和平的方式处理公共事务。
“民主:最基本的涵义是主权在民和民选政府。”
香港各界对刘晓波获奖的反应
中国内地的异见人士刘晓波获得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在香港引起强烈反响,不同阶层,不同政治观点的人做出不同的反应。
星期六,绝大多数香港主流媒体都以显著位置长篇报道了刘晓波获奖一事。苹果日报头版的通栏标题是《人权的丰碑:刘晓波得诺贝尔和平奖》。明报头版标题是《因言获罪,因言得奖》,并刊登了刘晓波的大幅照片和生平简历。而亲北京的文汇报则只在第三版刊登了一篇题为《刘晓波获奖是对和平奖的亵渎》的社论,算是谈到了这件在全球引起轰动的新闻。
*民主党党庆变成祝捷会*
星期五傍晚,刘晓波获奖的消息传来时,正值香港民主党举办16周年的党庆活动。据媒体报道,民主党党庆俨然变成了祝捷会。民主党主席何俊仁说,刘晓波获奖是中国人的骄傲,“零八宪章”以和平方式争取民主,现在得到国际社会的肯定,对争取民主的香港也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支联会主席司徒华表示,中国现在是全球人口最多,人权最差的国家,刘晓波获奖会引起国际社会对中国人权的关注。
*政府官员处境尴尬*
出席党庆活动的香港政府官员们则显得有些尴尬。特首曾荫权被记者追问他对刘晓波获奖的回应,但他一言不发,只在现场逗留大约5分钟便离开。被视为下届特首的热门人选、行政会议召集人粱振英表示,他只来吃饭,不接受采访。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刘江华表示,和平奖得主须对世界和平有贡献,而他暂时看不出刘晓波有什么贡献,需要了解一下。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刘梦熊则认为,刘晓波是爱国的人,但在中央政府眼里是异见人士,这次得奖有政治含义,有争议性。
刘晓波获奖的消息星期五傍晚传出后,民主党、独立中文笔会、香港记者协会等多个团体游行到中国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祝贺刘晓波荣获诺贝尔和平奖,要求中国释放刘晓波及所有政治犯。
*人权活动人士促外交部道歉*
这次游行活动的召集人、独立中文笔会副会长潘嘉伟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这是国际社会对刘晓波、零八宪章以及所有以和平方式表达意见的国内异见人士的肯定。我们相信,现在会有更多的人去关心刘晓波,不认识他的人也会去查一下他是什么人,他写了什么,做了什么,什么是零八宪章的内容,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去看。”
这次示威活动还发表了一份声明,谴责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傅茔在颁奖之前向国际诺贝尔委员会施加压力,阻挠刘晓波获奖的行为。潘嘉伟说:“我们觉得这样做非常不礼貌,非常过份,是对和平奖的侮辱。我们要求外交部要向诺贝尔委员会道歉。我们觉得中国政府不能再自以为是,非常狂妄自大地对待国际社会的诉求。”
*学者:希望北京从积极角度看待*
香港城市大学公共与社会行政学教授李芝兰对美国之音表示,刘晓波获奖对于中国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发展肯定有积极的意义,她希望北京政府也能够从积极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她说:“我觉得一方面中国政府一直都很肯定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也是应该越来越民主、进步,促进人权,他们也肯定这个努力的方向。现在的问题是这个努力的方向如何能够在具体施政的过程中得到落实,并落实得更好一些。”
*处理刘晓波获释问题考验中国政府*
目前中国面临国际社会要求释放刘晓波的压力,香港的民主党也表示,他们下一步将集中要求中央政府释放刘晓波,只要刘晓波不被释放,他们就会抗争到底。但是李芝兰教授认为,把政治和司法混在一起是不明智的,相信标榜法治的中国政府也不会这样做。
她说:“司法要跟获奖分开来谈。其实大家对刘晓波被判刑有许多不同的意见,我觉得这应该用司法程序来解决。当然他拿到诺贝尔奖,说明过去他在这方面的许多努力受到大家的肯定。但这不是一个直接的联系,不是说我拿了一个奖,我过去的定罪就自动消失了。”
李芝兰教授承认,如何以司法程序处理刘晓波的问题是今后中国政府面临的一个难题。她说,北京也应该从中吸取教训,今后在处理事关国家民主化进程的个案的时候务必要站在全局的角度看问题,做出明智的判断。
中国封锁刘晓波获诺贝尔和平奖消息
星期五,中国持不同政见者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中国官方在指责诺贝尔委员会的同时,在中国国内封锁相关的消息。
星期六,通往中国辽宁省锦州市一所监狱的道路被警察封锁,那里关押着星期五刚刚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中国持不同政见者刘晓波。刘晓波主张在中国实行和平和渐进的政治改革。他去年被中国判处11年徒刑,罪名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此时此刻,刘晓波本人可能还不知道他已经获此殊荣。中国的大多数人也不知道这个消息。
在北京,刘晓波的律师尚宝军星期六说:“中国没有多少人知道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消息,因为中国所有的媒体和网站都在封锁这条消息。”“我当然希望获得这个奖会帮助他提前获释。不过,我觉得这个希望不大,因为政府没有迹象要这么做。”
中国官方对刘晓波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十分恼怒,指责这是“对和平奖的亵渎”。中国领导层和精英层目前正在进行一场是否应该进行政治改革的辩论。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一事有可能为这场辩论注入新的活力。
诺贝尔委员会在宣布刘晓波获奖时提到刘晓波1989年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参加抗议活动,以及参与起草主张中国扩大自由、结束一党专制的《08宪章》。诺贝尔委员会还说,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将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一个正在监狱里的人。
刘晓波的代理律师尚宝军说,刘晓波的妻子刘霞可能会在星期六探视刘晓波,届时会告诉刘晓波获奖的消息。
诺贝尔奖得主刘晓波是因言获罪
中国作家、民主和人权活动家刘晓波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的消息,受到中国当局控制封锁。民主和人权活动人士庆祝刘晓波获奖受到打压。与此同时,被中国当局判刑11年的刘晓波的罪证,也就是当局所说的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的罪证,即刘晓波的言论,在中国依然属于不是国家机密的国家机密,被当局严密封锁屏蔽.刘晓波到底有些什么言论使他获刑11年并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呢?
*当局打压民间祝贺刘晓波活动*
10月8日,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消息传到中国,中国许多地方的民主和人权活动人士举行庆祝活动。中国当局在控制封锁刘晓波获奖的消息的同时,对这些庆祝活动进行了打压。在中国山东济南,刘晓波的民主人权活动的同事、山东大学退休教授孙文广在获知刘晓波得奖之后,立即跟十几位维权人士举行了庆祝活动。济南警方随后把孙文广抓走,拘留了三个多小时。
孙文广教授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的时候表示,刘晓波获的诺贝尔和平奖对中国民主和人权事业是一个鼓舞;刘晓波获奖也是名至实归,因为刘晓波多年来为推动民主和人权事业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孙文广教授所说的刘晓波为推动民主和人权事业做出的巨大的努力,在中国当局看来则是刘晓波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犯罪时间长、主观恶性大,发布的文章被广为链接、转载、浏览,影响恶劣,属罪行重大的犯罪分子,依法应予从严惩处。”
*刘晓波罪名*
中国当局在给刘晓波定罪的判决书中说,刘晓波发布的颠覆性文章被广为转载、浏览。但刘晓波的辩护律师指出,刘晓波撰写的文章都是在国外网站上发表的,国内不通过特殊手段根本看不到〕。刘晓波的辩护律师还指出,公诉机关从刘晓波写的近800篇文章500余万字(其中2005年以后的499篇文章210万字)中挑出六篇文章另加《零八宪章》,并在《起诉书》中引述这六篇文章及《零八宪章》里的350余字,据以认定刘晓波构成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显然是以偏概全、断章取义。
*获罪文章*
被中国当局列为刘晓波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罪证当中,有一篇文章的标题是《中共的独裁爱国主义》。刘晓波在文章中写道:
“总之,尊民爱民、特别是尊重和保障民众用和平的方式置疑、批评、甚至反对政府决策的权利,才有资格代表由民众利益汇集而成的国家利益,也才可以称之为爱国政府,才有资格倡导爱国主义。然而,一个独裁政权的爱国恰恰相反,它高调提倡爱国主义却从来不尊重不爱护国家的主体──人民。”
被中国当局列为刘晓波罪证的另一篇文章标题是《对黑窑童奴案的继续追问》。刘晓波在其中写道:
“中国没有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长期的信息封锁、言论管制和喉舌体制,早已使媒体变成官权愚民的工具。在此体制下,不仅由于公共信息被隐瞒而屡屡酿成重大公共危机,而且,每一次重大公共灾难曝光后,中共都要通过操控媒体玩弄罪魁变成恩人、恶政变成善政、劣迹变成政绩的把戏”。
刘晓波还有一篇被列为罪证的文章标题是《多面的中共独裁》。他在文章中写道:
“中共政权对异见政治力量的打压,既是跟踪窃听监狱也是利益收买要挟,既是恶法陋规也是灰色空间,既是政权性专政又是黑社会化暴力,既是公开批判更是秘密整肃,既是硬性手段也是人情感化(负责监管异见人士的警察们,总是以“交个朋友”的口吻开始谈话),甚至在整肃那些不驯服的反抗者时,警察们也为自己留有余地”。
*谈北京奥运示威问题*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来之际,刘晓波多次发表声明,表示担忧独裁专制之下的北京奥运会不但不会给中国人权带来改善,反而会使中国人权状况进一步恶化。北京当局按照国际惯例,宣布在北京三个公园开辟示威区,但始终没有批准一次示威。刘晓波2008年8月25日接受美国之音采访的时候评论说:
“我不知道中国政府的那些决策者是怎么想的。你既然开辟了抗议区,而且也有很多人申请到那里去抗议,尤其是拆迁户较多,他居然那么多份的申请一份也没批。而到了北京奥运会结束的时候,确实那三个公园是‘白茫茫的大地真干净,’没有发生一起抗议。还有北京的两位70多岁的老人因为示威抗议被分别劳教1年。”
*零八宪章*
导致刘晓波获罪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刘晓波参与起草《零八宪章》,并组织征集中国社会各阶层人士签名。中国当局认定《零八宪章》最具有颠覆性的主张是“取消一党垄断执政特权”以及“在民主宪政的架构下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
刘晓波参与起草的《零八宪章》总共提出19条基本主张,废除一党专制的主张在第9条内,民主宪政的架构下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的主张在第18条内。《零八宪章》前10条基本主张分别为,
1)修改宪法:根据前述价值理念修改宪法,删除现行宪法中不符合主权在民原则的条文。
2)分权制衡:构建分权制衡的现代政府,保证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
3)立法民主:各级立法机构由直选产生,立法秉持公平正义原则,实行立法民主。
4)司法独立:尽早撤销严重危害国家法治的各级党的政法委员会,避免公器私用。
5)公器公用:实现军队国家化,军人应效忠于宪法,效忠于国家。包括警察在内的所有公务员应保持政治中立。
6)人权保障:切实保障人权,维护人的尊严,尤其要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任何人不受非法逮捕、拘禁、传讯、审问、处罚。
7)公职选举:全面推行民主选举制度,落实一人一票的平等选举权。
8)城乡平等:废除现行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9)结社自由:保障公民的结社自由权,开放党禁,取消一党垄断执政特权。
10)集会自由:和平集会、游行、示威和表达自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自由,不应受到执政党和政府的非法干预与违宪限制。
《零八宪章》的起草和发表,是中国当局认定的刘晓波的最重要的罪证之一。但是,《零八宪章》在中国受到当局的严密封锁,至今不得出版,不得上网,不得私下印刷,中国公众大多无从确切地知道刘晓波具体罪行到底在哪里。中国当局从未解释为何要掩盖刘晓波的罪证。
中国政府怒责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刘晓波
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将今年的和平奖授予在狱中的中国持不同政见者刘晓波之后,中国对该委员会大加批评。刘晓波长期以来一直呼吁中国进行政治改革。
*外交部网站发表声明*
中国政府的反应迅速而明确。中国外交部网站的一份声明称这是对和平奖的“亵渎”,违背该奖项的宗旨。声明警告说,这次授奖给刘晓波也会伤害中国与诺贝尔委员会所在国挪威的关系。
外交部发言人姜瑜最近几天一直以较缓和的语气表达中国政府的不满。
姜瑜说:“你提到的这个人是因为触犯中国的法律而被判刑的人。我想,他的所作所为和诺贝尔和平奖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
姜瑜没有提到刘晓波的名字,但是指出中国司法部门是因为他触犯了中国法律而将他判刑的。
*异议人士没有减少*
去年12月,刘晓波因颠覆罪被判处11年徒刑,但是有关官员们一直没有详细提出他违反哪条法律。
这位54岁的作家在2008年12月、“08宪章”即将发表的前夕被拘留。“08宪章”是刘晓波帮助整理的一份呼吁中国彻底进行政治改革的宣言。
刘晓波曾任独立中文笔会的会长。该笔会的现任会长潘嘉伟说,他认为中国政府的强硬路线实际上会鼓励更多的人大胆讲话。
他说:“就像我们最近几年看到的状况,也许打压越来越多了,但是我们没有看到异议人士和那些表达自己观点的民众人数在减少。相反,我们有越来越多的人请愿,越来越多的人权斗士出现。我想,这只会带来反效果,就是中国政府对这些人的打压会适得其反,让越来越多的人走上街头。”
*中国媒体未报获奖一事*
这份表达中国政府极大不满的声明公布在外交部的网站上,是针对外界发出的。
除此之外,中国媒体都没有报导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消息,而国际电视频道有关这条新闻的报导都被临时删除了。因特网用户可以在网上找到这一信息,但他们必须使用代理服务器绕过中国政府的网络封锁,中国的网络封锁是用来过滤被认为是敏感或非法信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