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团体:诺贝尔得主刘晓波的妻子被禁
美国一个人权团体说,中国当局在被囚禁的异议人士、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的妻子刘霞到监狱探视她丈夫之后将她软禁。
以争取良心犯获释为宗旨的‘立即自由’组织说,当局不允许刘霞离开她在北京的公寓,而且她的朋友和媒体也不准进入她的公寓。她也不准使用手机。刘霞获准星期天下午在锦州市的监狱里探视她丈夫。刘晓波以颠覆国家政权罪而在这个监狱里服11年的徒刑。自从那次见面之后,中国当局就一直将刘霞软禁。
“立即自由”团体说,当刘晓波的妻子告诉他他获得了诺贝尔奖之后,他哭了。该团体还说,刘晓波表示,他把这个奖献给所有在1989年对天安门广场主张民主的示威人士进行血腥镇压时丧生的死难者。刘晓波也参与了这些抗议示威活动。
上个星期宣布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时候,中国当局把它称为是“对和平奖的亵渎”。刘晓波获奖后,他的支持者在北京、上海和其他城市举行集会庆祝刘晓波获得这个很有威望的奖项,但是这些人遭到中国当局的扣押。中国政府把刘晓波称为罪犯,并继续对有关他获奖的消息进行审查。
中国民众评说刘晓波获诺奖
中国异见人士刘晓波星期五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后,美国之音记者对一些中国普通民众进行了采访。采访情况可以归纳为:有人高兴有人批,有人全然不知情。
*律师:这标志着普世价值无法抗拒*
法律界的张先生对于这个来自挪威的消息感到非常高兴。
张先生说:“这个事,我非常高兴。我觉得,这是一个标志,就是说,我们是没有办法抗拒这种普世价值的,比如,对于自由、民主的这种诉求。我们要进入真正的世界的跑道,你必须要和大家用一样的规则,要用一样的价值。”
他说,中国从1979年起就开始进行经济改革了,但是政治改革一直滞后。他期待中国政府像最近温家宝总理强调的那样,顺应历史潮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他说,他和他的朋友们一直关注刘晓波能否得奖一事。
他说:“我们非常关注这个事情。中午的时候,就开始倒计时,说‘能不能获奖?’获奖以后,就狂欢嘛。(笑)后来还没有来得及,因为有几个搞活动的都被抓起来了嘛。”
*许志永:自由万岁!*
被抓的人当中包括维权律师许志永博士。许志永在获释后接受了美国之音记者的采访,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许志永说:“我们庆祝一下,因为非常感动,举了些牌子,在路边庆祝刘晓波获诺奖,庆祝完了之后,我们就去吃饭,然后在吃饭的时候,就被警察带走了。(记者:带走几个人?)我们十多个。(记者:你们当时打的口号是什么?)‘庆祝刘晓波获诺奖!自由万岁!’打在路边上,有很多人就看看,也有人鼓掌。”
许志永说,他是星期五晚上六、七点钟被警察带走的,星期六晚上九点多被释放,一共关了20多个小时。现在仍有四人被拘留。
长期帮助上访民众维权的许志永对诺贝尔委员会表示感谢。他说,这是对中国人争取自由、民主的支持。
*作家:中国人获诺奖是件好事*
一位文学工作者对记者表示,围绕刘晓波是否应该获奖有些争议,这是很正常的。
不过,他说:“作为中国人获诺贝尔奖,从这个意义层面上讲,我认为是件好事情,也是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对中国的目前的一些进步也好、发展也好的一种认同。这个总体来讲,是一件好的事情。”
*刘晓波校友评价不一*
刘晓波曾在北京师范大学就读,并取得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教书。在北师大校园里,记者询问了一些学生对这位校友获奖的看法。一位金融系学生说,消息传来,他们班的同学进行了热烈讨论。
他说:“讨论得热闹得很。当天晚上,我们班就在QQ群里面,整个都在讨论。主要的观点,有几个是党员,那肯定维护共产党。我感觉,还是共产党应该放松点管制,现在言论特别不自由。还有的就是说,一党制还是比较好的;有的就特别崇拜西方的多党。”
一位历史系大二的学生则认为,这不是个好消息。
“首先的话,我感觉很愤怒。他对我们中国的和平没有什么贡献,但是挪威颁给他诺贝尔奖,这是对我(们)国家的一种干涉。几乎都是骂声一片,几个同学聊,大家都基本持反对态度。”
也不尽然。一位法学系大四学生告诉记者,他为刘晓波骄傲,为北师大自豪。
“大多数反正都是为北师大自豪吧,毕竟是我们学校的校友获得这个奖,不管这个奖是因为什么,这个奖最起码它是一种表彰,是一个好的奖,就可以了。”
*网络封锁使很多人不知道刘晓波*
中国对网络的封锁使很多人并不清楚刘晓波是何人,就连有的资深媒体人对他获奖一事也全然不知。在街头采访中,许多人做出了这样的表示,
记者:“刘晓波先生没听说吗?”
路人甲:“没有,没有。”
记者:“这个人的名字,没听说?”
路人甲:“没有,没有。”
路人乙:“对刘晓波不太了解,我也不知道他最近拿到诺贝尔奖。”
路人丙:“不知道。对,我没有关注这个。”
路人丁:“这个没听说。”
中国媒体的相关报道很少,即便有也是淡化处理,大都引述外交部发言人的讲话,说此举是对诺贝尔和平奖的亵渎。中共党报《人民日报》下属的《环球时报》还发表社评进行谴责,题目是“诺贝尔和平奖又砸自己的牌子”。
俄高官呼吁中国尊重刘晓波获奖决定
俄罗斯负责人权事务的高级官员呼吁中国尊重诺贝尔和平奖颁给刘晓波的决定。俄国官员说,中国持不同政见人士刘晓波获奖具有历史意义。
中国知名持不同政见人士刘晓波获得本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后,俄罗斯人权事务全权代表鲁金表示,有关诺贝尔和平奖的颁奖决定通常引起正面和负面的评价,在这方面没有一致的观点,但尽管这样,从长远来看,刘晓波这次获奖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鲁金呼吁中国当局尊重诺贝尔奖委员会把和平奖颁给刘晓波的决定。鲁金说,中国持不同政见者获得这样的奖励当之无愧。
*俄官员首次针对刘晓波获奖表态*
鲁金还强调,他热爱和尊重中国。因此他衷心希望,中国的发展不仅应引起中国民众的自豪,同时也应获得世界其他地区人民的尊敬和肯定。
人权事务全权代表是俄罗斯负责人权事务的最高级官员。鲁金是俄罗斯著名政治活动家。他曾是俄罗斯驻美国大使,以及多届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
虽然俄罗斯媒体大量报道了刘晓波获奖消息,但鲁金的表态是俄国高级官员首次针对刘晓波获奖阐述立场。
*刘晓波获奖能推动中国政治改革*
俄罗斯人权活动人士,捍卫人权运动领导人列夫-帕诺马廖夫说,他赞赏鲁金的表态。帕诺马廖夫认为,中国日益强大,但中国的专制政治体制必须引起人们关注。
帕诺马廖夫说:“如果中国不能很快地走上民主建设轨道,如果中国不能成为一个民主国家,那中国将对整个世界,期中也包括邻国俄罗斯构成威胁。虽然中国领导层愤怒和不满,但刘晓波获奖将能推动中国早日进行政治改革。”
*俄人权界了解中国异议人士处境*
帕诺马廖夫说,人权人士都认为把诺贝尔和平奖颁给刘晓波是非常正确的决定。这能推动国际社会向中国当局施加压力,促使中国政府释放关押在监狱中的政治犯,并停止对异议人士的迫害。
帕诺马廖夫说,俄国人权界非常了解中国异议人士的恶劣处境。他说:“中国不仅仅迫害那些从事政治活动的人士,任何提出挑战共产党执政观点的举动也同样受到迫害。”
*俄中交往不提人权*
俄罗斯社会活动人士说,俄罗斯同中国的关系非常密切,但两国的交往过程中几乎从不提起中国的人权问题。
中国政府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是触犯了中国法律而被判刑的罪犯。把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刘晓波违背了诺贝尔和平奖的宗旨,是对和平奖的亵渎。
刘晓波获奖 温家宝缄默被指错失良机
中国异议人士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消息公布后,近来不断谈及政治改革的温家宝总理一直没有做出直接或间接的回应。一些人士认为他错失了良机,没有趁在国外访问的机会对此有所表述。另一些人认为,指望温家宝回应刘晓波获奖是不现实的。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星期五下午宣布刘晓波获得今年和平奖的时候,中国总理温家宝正在欧亚之行的最后一站土耳其访问。当天晚些时候,温家宝还与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出席了双边合作签字仪式,并共同会见了记者。但是温家宝和埃尔多安没有回答记者的提问。两天前的星期三,温家宝在布鲁塞尔与欧盟举行高峰会之后,中方取消了预定的一个记者会,当时,刘晓波获诺贝尔和平奖的呼声很高。
一些网民在博客上发贴,呼吁近来不断谈及政治改革的温家宝积极回应刘晓波获奖,但是温家宝已经在星期天回到了北京,并且一直没有对外直接或间接发表任何有关刘晓波获奖的评论,令不少人感到失望。
*王光泽:温家宝错失良机推动政改*
认为应该对温家宝最近有关政改言论给予支持和肯定的北京独立评论员王光泽说,温家宝没有在国外访问期间趁机积极回应刘晓波获奖令人感到惋惜,认为他错失了良机。
王光泽说:“从中共对刘晓波的定性来看,中共把他定性为政治上的敌人,作为中共的核心人员和中国政府的总理,(温家宝)他不可能对刘晓波的案子有非常清晰的表述,但是他可以做的事情是什么呢?他可以就刘晓波这个案子再次强调中国人民追求民主、追求自由的步伐不会停止,他可以从侧面来回应,不方便正面回应的话,应该有个侧面的回应会比较好。我认为他丧失了这个机会。”
一星期前,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播出了在温家宝最近访问联合国期间对他的采访。温家宝在访问中说,人民对民主和自由的向往和需求是无法阻挡的,而他对政治体制改革“风雨无阻,致死方休”。在那之前,温家宝也几次谈到中国需要进行政治改革,否则经济改革的成果会得而复失。
温家宝最近接二连三地发表有关政治改革与民主自由的言论鼓舞了许多渴望民主变革的中国人,也有一些人认为温家宝追求政治改革是假,维护一党专政是真。
*孟浪:中央已做出决定 温家宝难以个人表态*
居住在香港的独立中文笔会负责人之一孟浪说,外界不掌握中共高层内部的运作,很难判断温家宝的真假,因此现阶段指望温家宝回应刘晓波获奖是不现实的。
孟浪说:“温家宝可以就一些笼统的政治改革话题做出目前看来是他带有个人色彩的表态,但是就这么一个特定的、敏感的话题,也就是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温家宝是不是会做出一个表态,我觉得不会。因为,中国高层内部的政性或规范性已经制约他,他不可能单一地做出个人的表态。”
自从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之后,中国当局明显加强对民主人士的打压,一些试图进行庆祝活动的异议人士被当局收押和遣返原居住地,一些经常接受境外媒体采访的人士这两天也跟外界失去了联系,他们的手机处于关机状态。一名家住深圳的异议人士在接通记者电话后说,刘晓波获奖后当局逼得很紧,因此他不能接受采访。
*王光泽:温家宝需要拿出政改行动*
尽管如此,北京独立评论员王光泽仍然对温家宝抱有期望,但他希望看到温家宝日后不要只停留在口头上谈政治改革。
王光泽说:“我相信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是全体中国人的荣耀,我想它给温家宝的震动也是非常大的。我觉得温家宝应该有这个信心和力量去推动政改。推动政改的前提就是,我觉得温家宝必须有相对比较清晰的政治改革的愿景和蓝图。目前来讲,他只是表达意愿,没有愿景和蓝图,也没有实际行动,更没有和体制外的力量达成互动。”
中国领导人还没有公开对刘晓波获奖这个重大事件做出任何表态,连一向比较开放的南方都市报和新京报都不准报道任何有关刘晓波获奖的新闻。迄今为止,来自中国官方的回应仍然是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上星期五当天的评论。马朝旭称刘晓波是罪犯,把和平奖授予他是对和平奖的亵渎。
刘晓波获奖 中国政改受阻?
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本月8号宣布授予中国正在服刑的著名异议人士、《零八宪章》起草人刘晓波之后,海内外热烈反应见诸各类大小媒体。不过,关于刘晓波获奖对中国政治改革产生的作用,人们则众说纷纭。
*改革派遭寒冬受清算*
刘晓波获奖之后,有评论指出,刘晓波获奖将成为中国共产党内左派清算中国改革派的“突破口”,是自从“六.四”事件后对改革派最沉重的打击。观察人士说,中国的政治改革很可能由此进入寒冬期,中国政治改革将推迟多年。
*维稳加剧 民主发酵*
广州的自由作家、民权活动人士野渡对美国之音表示,从目前形势看,中国当局在短时期内将花费更多力量打压中国民权社会。基于刘晓波获奖为中国民间提供的契机和鼓舞,政府的维稳机制绝对不会允许刘晓波在草根中迅速“发酵”。
野渡说:“短期内,民间活动可能会受到当局更大的注意和打压,但从长期来看,诺奖对中国民间影响深远,体制内外都发出(支持的)声音,人心鼓舞,因为它显示了国际社会对刘晓波、对零八宪章和对中国民权运动的肯定。”
*民权社会推动政改*
野渡对美国之音表示,在中国这个向民权社会转型的国家里,刘晓波相当于南非的曼德拉、捷克的哈维尔和缅甸的昂山素季。他起到的作用是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刘晓波的理念在中国体制内外从知识分子到民间都得到极大的认同。因此,这枚肯定民权的诺贝尔奖将很可能加速中国共产党的内部分化。
野渡还认为,政治改革并非仅靠党内分化可以实现,完善而强大的民权社会才是推动政改的真正动力。中国的民权活动开始于2003年,经过7年从对民权个案的诉求到目前对民权理念的追求,这个社会正在走向成熟。目前,中国民间社会无论民意的表达还是社会运动的参与空间都是7年前不可想象的。
*诺奖“炸”出民主里程碑*
澳大利亚的独立评论人士张鹤慈对美国之音说,诺委会奖“砸”刘晓波对于中国政府来说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它虽然将迫使民主派暂时退让,但是它对中共的“震撼”、对国内外异议人士的“鼓励”,都是不言自明的。
张鹤慈说:“关于诺贝尔奖给民主派造成影响、让反对派得以借机的担忧,目前看,温家宝可能将往后退一步,但是从长远看,诺奖实际上是推动了美国和西方社会进一步对中国的民主进行表态。”
张鹤慈表示,诺奖这枚“炸弹”为中国民主运动“炸”出了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民主战斗的初期阶段已经划下了句号,但却标示它的大结局还没有开始。
|